作者:冯仑
来源:北大纵横
既然关系、时机和垄断都缺乏以确保企业高枕无忧,那究竟什么才是决定未来基业长青的根天性力量呢?
第一种力量:制度与制度文明
从人类文明史的规模来看,或者从国民财产积累的角度来看,领袖究竟创不创立财产,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我以为,历史的逻辑事实上是,领袖不创立财产。
财产创立的历程是由良好的制度安排决定的,领袖如果不可对这种制度安排施加影响或者起决定性作用,那就只能是一个财产的消费者和破幻魅者,无论这个领袖个人如何信誓旦旦,甚至抛头颅洒热血,其结局绝逃不出这一历史的逻辑。
两百年前,中国的GDP比美国多。两百年后,我们的国民财产总量缺乏全球财产的4%,而美国却拥有全球财产的1/3。
这两百年,我们记着和津津乐道的是伟大的天子、领袖和他们的传奇故事与丰功伟绩,却见不到财产的实际增长。
而在大洋彼岸,人们记着的只是制度(宪法与执法),随意批评甚至讥笑的是弱智的总统。
国家如此,公司也是如此,短期纷歧定如此,恒久却一定如此。
当一个企业的创业历程结束后,领袖或企业家的作用就不应继续停留在冒险犯难、硬打硬拼上,而应把90%的精力用在制定公司战略和不绝完善、推进战略实施的制度上。
这既包括治理结构、人力资源开发、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也包括投资者关系、危害治理以及价值观训练等方面。
只有坚持不懈和经年累月的磨合,才华逐步建立适合自己企业并且优于竞争敌手的一整套公司制度。
企业家能力的绝对挑战,既不是研发,也不是销售,而是创立制度的能力。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熊彼特把制度立异作为企业家的最重要职能才是英明的。
公司有所谓重要的和紧急的事,创立制度是最重要的事,只有做好这件事,才会逐渐消灭紧急的事,从而自由进退和自如地驾驭企业的未来。
如果重要的事是1,那紧急的事就是10,只要紧紧抓住1不放,就会做1件(重要的)事,消灭10件(紧急的)事,从而成为商业竞争中的主宰者。
制度是制度建设中的硬件,制度文明是制度运行中的软件。
建立制度不难,坚持执行制度很难,而使制度强化为制度文明更是难上加难。
推进制度文明,不但单是一个恒久宣布道化的历程,而是依制度生存的每一个个体不绝以自己的实际利益做价钱与制度进行重复博弈的结果。
只有当人们一次又一次从遵守制度中获得不绝扩大的实际利益时,人们才会真正打心底里认同制度的正当性,从而自愿接受它,认真执行它,坚决捍卫它。
换句话说,只有融化在血液(利益)里,才会落实到行动中。
总之,制度文明比起制度更是一个恒久的信念和文化,而一旦制度文明形成,由领袖敬重变为制度敬重,这个国家或者企业连续创立财产的基础才会像磐石一般不可摆荡。
第二种力量:正确的焦点价值观
所谓焦点价值观是一个企业特别是领导人内心最深层的是非判断和善恶取舍,它是企业未来行为方法与业务导向的最基础指引。
这种价值观无论在任何企业都客观保存,只不过当它不被领导人放在嘴上随处宣称时,便只能在企业兴衰的历史轨迹中找到蛛丝马迹;当它被提炼成精确文字广为流传甚至宗教化时,便成了可以研究和仿效的“企业文化”。
更有甚者,如果根植在一个企业的焦点价值观,随着时间推移而酿成不可摆荡的天条或信念时,它就成为一种焦点竞争力,成为一种最不可模仿也最不可替代的能力。
这就像三个人划分信奉基督、安拉和穆罕默德,纵然比邻而居,谁都知道对方念什么经、做什么事,但绝对互不影响、互不模仿。
所以,焦点价值观一定会由简单和内在的是非判断、品德指引和行为规范,上升为外在化的企业文化,最终固化焦点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焦点价值观决定着是非判断、品德指引和行为规范。虽然它不是算账自己,但它决定着如何算账的偏向和方法。
正因为焦点价值观的差别,才导致在同一时间同一所在,同样的交易却有人这么算,有人那么算。
买卖人最难的是看那些看不清的地方,算那些算禁绝的账目。
好比,对环保的支出,有人宁愿本着对地球、对人类生存情况卖力的态度,在自己的生产历程中加大避免污染的投入,因而体现为短期本钱增加、利润减少;有人急功近利,一边破坏情况,一边攫取眼前的高额利润。短期来看,前者利少事多,后者利多事少,后者比前者智慧。
但10年以后,前者赢得政府和客户的信任,市场份额稳步扩大,利润成倍上升,此后者逐渐被人抛弃。
可见,差别价值观决定着企业和个人如何算账(算大账),如何看未来(算前途),从而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分野与高下。
万通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是做好人(好比维护信誉)照旧做坏人(好比烂魅账)的争论。
因为做好人短期本钱巨大,未来收益往往一时还看不到,而做坏人当下看似乎利益多多麻烦小小。所以,大都人容易选择后者。
然而,万通幸运的是,我们选择坚持做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法。
尽管我们支付了巨大价钱,失去许多个人的短期利益,却使万通从海南泡沫经济的瓦解中幸存下来。
不但如此,“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好人、好事、好钱”等由价值观扶引的万通企业文化,推动万通地产逐渐成为市场上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
对一个企业来说,正确的价值观会形成自己的品德力量,从而十分有利于协调企业与外部社会的关系。
在急剧变换的社会中,个人、公司与外部各方面的关系往往会爆发摩擦和冲突,差别的价值观决定着处理这些矛盾的差别要领。
好比遇到客户纠纷,有人会至心接待,努力纠错,效劳到永远;有人则推诿,不闻掉臂,甚至大打脱手。
又好比,看待税收等一系列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与义务,有的企业规避、烂魅账,有的企业奉公守法,照章纳税,支持公益事业。
显然,差别价值观引导出的差别行为调理甚至决定着企业与外部的种种关系,从而给自己营造出差别的社会生态。
反过来,差别的社会生态又划定了企业未来的生存空间与生长方法。
总之,通常能够赢得未来的企业,肯定信奉那些念及他人的价值观和时刻坚持对社会及公共人群高度卖力的精神。
第三种力量:企业组织形态及其立异方法
商业文明的演进,其实就是组织形态不绝进化的历程。
企业组织的厘革不但无限扩大着企业疆域,并且使财产的创立历程日益完善,生产效率也十倍百倍地提高。
从手事情坊到工厂制度,再到股份公司乃至跨国公司,标记着人类商业文明的每一个阶段的丰富结果。
别的,无论家族公司、有限公司、股份公司等实体公司,照旧网络时代的虚拟公司,都划定着各自企业的拓展空间与演化模式。
开一家汉堡店,只能照顾到四周的客人。但自连锁经营的组织方法泛起之后(好比麦当劳),纵然远在地球的任一角落,都能吃到同样品质的汉堡。
标准化的工厂生产加上跨国资本的组织形式,使古板制造业扩展到全世界。今天我们不会为使用摩托罗拉的手机而惊奇,也不会为使用宝洁的洗发水而目眩。
心安是因为理得,理在那边?理在商业组织的立异与厘革。
有四种因素推动着商业组织的厘革。
其一,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上升,市场容量不绝扩大,人们对大规模交易需求的不绝增长。
需求是商业进步的终极动力。有需求,才有满足需求的企业的生存空间,而竞争则会加剧企业在产品与组织方面的立异速度,改变企业间竞争与共处的游戏规则。
其二,信息技术。
信息的收集与通报方法是一个组织特别是商业组织的网络神经。
随着信息技术的生长,收罗、处理和通报信息的本钱越来越低,形式也从简单的文字生长到声像同步,无所缺乏,无所不可。
因此,公司的金字塔式组织日益坍塌,取而代之的是灵活应变的扁平化和网络式组织。
正是有信息技术的支撑,才使跨国经营和标准化治理成为可能,从而使麦当劳和沃尔玛成为商业巨人。
可以说,没有微软和英特尔的乐成,便没有今天兴旺国家巨型跨国公司的商业霸权。
除此之外,互联网也给后起创业的企业以巨大的组织厘革空间,使之能够跃为人先,例如戴尔、亚马逊、雅虎等。
其三,金融技术。
信息技术的厘革与金融工程和金融效劳关系极为密切,而金融效劳的方法直接决定着商业组织的形态。
设想没有兴旺的资本市场,哪里会有跨国企业的资本巨兽和网络时代新兴企业的传奇故事?
资本市场的水平和交易技术的进步完全取决于信息技术的水平。因为资金流动首先是一系列关于钱的信息的流动,企业和投资者的信息是否对称是市场是否完备与有效的最重要标记。
其四,虽然企业家的能力对企业组织的厘革也至关重要。
历史上被人们记着的企业家无非是两种,一种是推动组织厘革(广义的厘革包括生产与交易方法的厘革等)的人,另一种是拥有技术发明从而推翻商业规则,最终也是创立新型商业文明关系的人。
企业家能力的最后较量,其实是驾驭组织的能力和厘革组织的能力的较量。
基于上述判断,我以为,未来的商业组织特别是公司组织,只有两个可以选择的偏向,即“特种步队”式企业和“基地组织”式企业。
前者最显著的特征是后台越来越庞大,支持系统将变得越发庞大和高效,但前台(执行者和执行系统)越来越直接,越来越简单,越来越精确。
例如,美国攻击塔利班时,每三人一组的特种步队,其支持系统竟达5000万美元。
目前有些国家的军事厘革竞相扩充特种步队,使军队进一步轻型化、机动化和精确化,就是例证。
军队所要完成任务的对抗性和在变换情况中迅速反应的机动性,都对组织效率提出最高的要求。
一般而言,企业与此类似,随之跟进的厘革是不可制止的。此后者,所谓“基地组织”,不过是以独立分子的状态保存的自主组织。
它互不隶属,而是按某种价值观的驱动独立行事,但在整体偏向上具有微弱的协同性。网络时代的小型公司、虚拟公司和在家SOHO的自由职颐魅者便属于之类企业。
万通既然已经使资本社会化,并且从事着与经营规模关系密切的房地产行业,我们未来的组织形态只能借鉴“特种步队”。
不但整体上朝大后台、小前台、高效率、善应变的偏向演化,并且每个岗位和员工必须经过特殊的和高强度的训练,成为各自岗位的“特种战士”。
第四种力量:时间和毅力
一件事、一家公司,其价值往往并不取决于它自己,而是取决于它所保存的时间,生命力越久就越有价值。
所以,一个伟大的人或者杰出的企业家,要想拥有未来的事业,首先要瞄准备支付的时间在内心有一个允许:一生一世,照旧半辈子、三五年。
你制定的目标越高远,实现起来就越困难,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一个有价值的未来,必须以支付足够长的时间为价钱,时间越长,越不可战胜,越发辉煌。
无论个人、公司照旧国家,其财产都是时间给的,都是朝一个正确的偏向连续积累的结果。
在企业家的生涯中,与时间相伴的有一种工具叫毅力。毅力是时间的函数。
高尚而远大的目标,特别能够引发人的斗争热情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时也造就着不绝坚持的毅力,所谓“人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方有坚韧不拔之力”就是这个原理。
别的,即即是从算账来看,时间是非也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未来价值。好比物业投资,经常一个收租物业短期(如1年)租金回报可能只有5%,但恒久(如20年、30年甚至更长)来算就会是20%以上。
同样说一个恒久的时间看法,婴儿可能以秒盘算,中年人以年盘算,而百岁老人则会以10年盘算。
显然,要想赢得一个企业的未来,把盘算得失的时间单位拉长到10年以上,才是智慧之举。
阿拉法特为建立巴勒斯坦国,出生入死46年,虽然生前未能如愿,但46年的不息斗争自己已是巨大的乐成,赢得了所有朋友和仇人的敬意。
世界上只有三种人。
第一种人只研究已往的事,那叫历史学家。
第二种人只为现在奔忙劳碌,那叫普通人、平凡人。
第三种人站在未来的终点教化我们,那是圣人。
我们要想赢得未来,只能在普通人和圣人之间找个位置,看到的未来越远越清楚,就离圣人越近,就越是能人、超人。反之,就越可能落入窠臼,成为普通人。
企业家就是要做超人,就是要在未来找一个支点,引领自己的企业,创立未来,赢取未来。